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378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000019705/2017-00191 主办单位: 国家能源局
制发日期: 2017-07-12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378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京津冀环境治理,鼓励清洁能源及推行直供电模式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378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鼓励清洁能源供给和使用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消费重心之一,也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能源消费强度大、消费结构不合理及化石能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扩大京津冀地区清洁能源供给,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对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局积极支持京津冀地区能源转型升级,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京津冀能源发展统筹规划,推动能源结构调整。2016年5月,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要把绿色低碳作为京津冀能源发展的根本方向,清洁高效开发能源资源,加大低碳清洁能源供应,大力压减煤炭消费,到2020年京津冀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量在2012年的基础上削减7500万吨,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下降到50%以下,并从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拓展天然气消费市场、推进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为推进相关任务分解落实,我局批复了北京、天津、河北“十三五”能源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各省(市)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压减煤炭消费规模、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二是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培育电力市场。为落实电力体制改革要求,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培育电力辅助服务市场,2016年我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京津冀电力市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研究制定了京津冀电力市场建设方案,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通过电力现货交易反映短期电力供需平衡和发电成本,引导发电侧和需求侧参与调峰,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三是完善可再生能源制度,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当前,我国北方地区弃风、弃光问题突出,制约了新能源发展。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我局积极采取措施,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引导用户积极消纳新能源,同时大力实施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鼓励储能参与调峰,充分挖掘系统潜力,扩大消纳新能源能力。

  二、关于推进能源供需微循环

  随着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等技术的发展,能源供需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分布式供用能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能源输送环节,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能成本,保障能源安全,但大规模发展对能源系统的影响及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深入验证。国家积极支持分布式供用能系统发展,组织实施了多能互补集成优化、“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新能源微电网等一批示范工程,从技术、政策、应用上探索推进。

  下一步,我局将组织开展示范工程的评估验收工作,总结建设、管理、运行经验,提出有利于推动分布式供用能系统(能源供需微循环)发展的有效模式,在试点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

  三、关于推行直供电模式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要求,我局正在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开展售电侧改革,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增量配电业务。我局积极支持京津冀地区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建立电力交易平台和市场化的电价形成机制,促进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通过市场化平台进行交易,不断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释放电改红利。

  当前,个别地区出现了以电改为名,在电厂和用户之间私自架设专线,不缴纳交叉补贴、政府性基金,以此形成低电价,导致市场不公,也存在较大的电网运行安全隐患。为规范电力交易秩序,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电力市场环境,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中长期电力交易基本规则(暂行)》,推动形成比较完整的电力交易体系,实现各类交易依法有序开展。为规范京津唐电网电力直接交易,扩大清洁能源利用,优化电力结构,我们制定了《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暂行规则》,进一步规范区域电力直接交易的市场准入条件,严格环保要求,优先安排清洁能源发电,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发9号文件确定的方向,继续指导各地积极推进电力直接交易,完善市场规则,不断扩大参与直接交易的市场主体范围和电量规模,有效释放改革红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感谢您对我国能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发展规划司

  

  

  

  

  

  国家能源局

  2017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