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1567号(工交邮电类222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能提电力〔2023〕26号
索引号: 000019705/2024-00067 主办单位: 国家能源局
制发日期: 2023-08-16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1567号(工交邮电类222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能提电力〔2023〕26号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1567号(工交邮电类222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能提电力〔2023〕26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全国电力通道和城市配电网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前规划建设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基地连接主要城市的电力通道

  跨省区输电通道是结合电力供应保障和清洁能源外送消纳需求,由国家总体统筹布局的重大项目;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关于跨省跨区输电通道的规划建设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坚持“全国一盘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兼顾各方合理需求,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跨省区输电工程。

  为有力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我们在“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中明确开工建设“三交九直”跨省区输电工程,并通过“十四五”跨省区工程调度协调机制督促指导地方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目前,“三交九直”跨省区输电通道中川渝特高压、金上至湖北、陇东至山东、宁夏至湖南等特高压工程已开工建设,张北至胜利、哈密至重庆等特高压工程已完成核准批复,其他工程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动。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国统筹、流向合理、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原则,结合全国电力流优化发展布局、送端基地开发进展、受端电力市场空间、技术经济可行性等因素系统研究、科学布局,稳妥推动新增跨省区输电通道有关工作。

  二、关于统筹规划建设城市群与周边地区的新型电力系统。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理论和技术创新,进行系统谋划和深入研究论证。为统筹做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各项工作,我局发布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全面分析现有电力系统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科学研判新型电力系统内涵特征和发展阶段,明确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蓝皮书》提出,当前至2030年,跨省区电力资源配置层面,应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进一步扩大以西电东送为代表的跨省区通道规模;骨干网架层面,电力系统仍将以交流电技术为基础,全国电网将维持以区域同步电网为主体、区域间异步互联的电网格局;配电网层面,为促进新能源的就近就地开发利用,满足分布式电源和各类新型负荷高比例接入需求,配电网有源化特征日益显著,分布式智能电网快速发展,推动传统电力发输配用向全面感知、双向互动、智能高效转变,以数字化转型促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以《蓝皮书》为重要依据,联合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具体落地工作。结合各地实际,选择重点方向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先行先试,为解决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问题提供支撑,促进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运行各环节有效衔接和源网荷储高效互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推动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

  三、关于大力推动城市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和新建工作。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有关文件要求,我局指导电网企业加快推进配电网建设改造,推动装备标准化、数字化、智能配电网建设全面提速。2022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1%以上,较2015年提升约70个百分点;基本实现智能电表全覆盖,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光纤覆盖率、新建变电站智能化率均提升至100%。同时,我局积极支持微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等电网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适应电动汽车、新型储能等新业态广泛接入,逐步由单向无源网络向供需互动有源网络演变的智慧灵活配电网。

  下一步,我们将以标准化、智能化为方向,以节能环保为原则,全面提升配电网装备水平,持续提高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加强以“有源”为主要特征的分布式智能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方法研究,提升分布式智能电网自平衡自调节能力,促进分布式电源就近接入消纳;适时开展配电网技术标准修订,加强配电网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健全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等各类新业态的涉网技术标准。

  四、关于系统开展城市储能与调峰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在负荷密集接入、大规模新能源汇集、大容量直流馈入、调峰调频困难和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关键电网节点合理布局新型储能,充分发挥其调峰、调频、调压、事故备用等多种功能,作为提升系统抵御突发事件和故障后恢复能力的重要措施等。聚焦新型储能在源网荷各类场景应用,近期我局印发《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将遴选一批新型储能示范试点项目。针对城市新型用能场景,我们鼓励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用户侧分散式储能设施的聚合利用,发挥负荷侧削峰填谷作用,参与需求侧响应,创新源荷双向互动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持续推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开展氢能制备和综合利用试点示范,优化新型储能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储能、储热、储气、储冷、储氢优势,实现多种类储能的有机结合和优化运行,全面提升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

  五、关于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

  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加快能源转型和新能源发展,需要实现传统电网向坚强智能电网的升级。坚强智能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是适应能源电力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以特高压和超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信息化、自动化、智慧化、互动化、开放化特点,支撑广泛互联、电力安全稳定运行、能源灵活高效配置的电网。结合“十四五”电力规划,我们积极提升输电通道新能源输送能力,提高中东部地区清洁电力受入比重,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推动传统电力系统向源网荷储互动融合、智能高效转型升级。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重点任务中,提出创新应用“云大物移智链边”等技术,实现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推动各类能源互联互通、互济互动;加强电网资源共性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多元负荷承载能力及安全供电保障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单位开展坚强智能电网相关领域研究,加快推进智能电网核心技术攻关;依托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推动新型储能、电力需求响应等技术推广应用,加快电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强化电力系统供电安全保障能力,挖掘源网荷调节空间,提高电力系统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感谢你们对国家能源工作的关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国家能源局

  2023年8月16日

 
01009005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2188